來源:南寧理工學院 更新日期:2024-08-06 11:09
“這次的體驗真是太棒了!劍橋的研學生活讓我深刻領會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特別是大師們的授課使我們能夠從更宏觀的角度重新審視自己;而在倫敦的自由探索,則讓我與這座古老城市在靈魂層面上進行了更深層次的交流。”姚汶彩在倫敦自由探索后表示。
近日,正在英國參加青年領袖訓練營的UK001代表團成員繼續(xù)他們的行程。此次微留學活動,文化與科技兩個關鍵詞一直貫穿始終。從劍橋靜謐的學術氛圍到倫敦繁華的都市節(jié)奏,同學們在多樣的活動中體驗到了英國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現(xiàn)代科技的前沿。文化與科技在此次微留學活動中交相輝映,為同學們提供了豐富而多樣的體驗。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他們不僅開闊了國際視野,提升了學術素養(yǎng),也深刻理解了文化與科技融合的重要性。這既是對英國文化和科技的深入探索,也是同學們自我提升和未來發(fā)展的重要一步。
文化交流的橋梁:廚藝大賽與草地野餐
在劍橋的綠茵草地上,同學們通過一場別開生面的廚藝大賽,展示了各自的烹飪才藝。不同的食材在同學們的巧手下變得鮮活起來,彼此分享美食的過程中,不僅增進了友誼,也讓同學們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匯與融合。
隨后的草地野餐,更是將英式生活的閑適與寧靜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同學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互相交流,盡情享受這難得的愜意時光。
歷史與現(xiàn)代的交融:倫敦地標建筑解密探索
從劍橋啟程前往倫敦,同學們走訪了東西倫敦的地標性建筑,體驗到了這座城市的多樣魅力。在金融區(qū)的高樓大廈之間,同學們感受到現(xiàn)代科技和經(jīng)濟的脈搏;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白金漢宮等歷史建筑前,他們則深刻體會到英國歷史的厚重與輝煌。導師們的詳細講解,將這些地標建筑的歷史背景與現(xiàn)代意義娓娓道來,讓同學們在對比中領悟到了歷史與現(xiàn)代的和諧共存。
小組集體匯報:展示中國青年風采
在結束各項探索活動后,同學們來到了樸次茅斯大學倫敦校區(qū)進行小組課題匯報。每個小組根據(jù)自己的研究主題,通過實地考察和數(shù)據(jù)收集,深入探討了各自的課題, 拿出了最出色的研究成果。評審專家團由樸次茅斯大學倫敦校區(qū)院長Mr. Jonathan Sandling、樸茨茅斯大學倫敦校區(qū)首席運營官Dr Kai Liu、樸茨茅斯大學倫敦預科學院講師Ms Valentina Vlasova以及樸茨茅斯大學倫敦校區(qū)教師Mr Kevin Cater和Mr Curtis Reid組成。
匯報會上,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分享了在劍橋學習和探索的收獲與心得。專家評委們對同學們的表現(xiàn)給予了高度評價,并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反饋。李廣深、李春宏、湯棖頡小組以“情感的詩人 人生的歌者–徐志摩在劍橋”為主題,通過獨白+表演的精彩展示方式,獲得了專家評委的一致認可。Mr. Jonathan Sandling表示:“你們的表演深深的觸動了我,這或許就是對徐志摩最好的詮釋。”本次課題匯報不僅檢驗了同學們的學習成果,也激發(fā)了他們對未來學術研究的熱情。
匯報結束后,由Mr. Jonathan Sandling(樸茨茅斯大學倫敦校區(qū)院長)和Ms Valentina Vlasova(樸茨茅斯大學倫敦預科學院講師)為同學們頒發(fā)證書。
本次劍橋微留學活動,通過廚藝大賽、倫敦地標性建筑參觀及小組課題匯報等活動,成功地將文化與科技、歷史與現(xiàn)代、學術與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南寧理工學院的同學們在這段旅程中,不僅增長了知識,開拓了視野,更體驗到了不同文化的魅力和科技的力量。未來,南寧理工學院將繼續(xù)推進教育國際化,致力于為同學們提供更多豐富多彩的學習機會,培養(yǎng)具有全球視野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