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一中始建于1952年,是壩上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學,2005年9月經(jīng)驗收成為省級示范性高中。學校占地190畝,現(xiàn)有教學實驗樓一幢、科教樓一幢、學生宿舍樓兩幢、圖書樓一幢、學生食堂6個,總建筑面積34177平方米。 現(xiàn)有6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000人。現(xiàn)有在編教職工238人,其中校級領導6人,專任教師194人。在專任教師中,有大學本科學歷的教師180人,學歷達標率93%。專任教師中,特級教師1人,中學高級教師28人,中學一級教師76人,以中青年教師為主。2020年9月9日,被省教育廳評為河北省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
張北一中歷史沿革
張北一中始建于1952年,是壩上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一所全日制重點中學。2005年通過驗收成為省級示范性高中。2009年9月經(jīng)張家口建院安全鑒定,張北一中大部分校舍分別為B、C、D級危房,需加固改造,經(jīng)過與設計院反復溝通協(xié)商、與建設部門多次咨詢論證,加固改造所需資金6000多萬元,但改造后的學校因受占地面積限制,校園功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且位于主城區(qū)中心,周邊商業(yè)密集,教學環(huán)境嘈雜,不利于學生上課以及放學交通疏導。為徹底消除校舍安全隱患,擴大學校辦學規(guī)模,普及高中教育,縣委、縣政府決定新建張北一中。
張北一中校容校貌
校園分為教學區(qū)、行政辦公區(qū)、學生生活區(qū)、后勤服務區(qū)、體育運動區(qū)和景觀綠化一區(qū)、二區(qū)、三區(qū)等八個區(qū)。該工程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完成教學樓3棟、圖書藝術樓1棟、辦公實驗樓1棟、學生宿舍樓4棟、學生餐廳1棟、后勤服務樓1棟及鐘樓、報告廳等工程;二期工程完成體育館、禮堂、操場及校園硬化綠化等建設工程。新張北一中充分突出了園林式建筑、書香式校園的建設理念,全力打造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的現(xiàn)代化高標準學校。 校園依周圍環(huán)境和地形特征而建,建筑設計突出和諧、文化、景觀、綠色、書院特點,思源湖、鐘樓塔、天文觀測臺等景觀相互映襯,是一座融學習、交流、集會于一體的園林式、書香式校園。布局合理緊湊,規(guī)劃總建筑面積70121.00㎡,道路廣場面積54113.45㎡,綠地面積92949.91㎡,綠化率46.8﹪。
張北一中師資力量
2012年,共有8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6000人;在編教職工364人,其中專任教師302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298人,學歷達標率99.2%。專任教師中,特級教師1人,中學高級教師77人,中學一級教師67人,中級以上職稱占54%,專任教師以中青年教師為主。 [4]盧素梅、趙彥杰、郭彥軍等被評為模范教師。
張北一中交流合作
2011年2月12日至13日,北京市二十中學校長陳恒華、黨委書記張元山到我市張北縣就與張北一中締結友好學校事宜進行洽談??h委常委、組織部長劉建平,張家口市駐北京市海淀區(qū)流動黨委書記張國良、副書記李劍萍,張北縣委組織部、教育局、張北一中相關人員參加洽談會。此次活動是由張北縣委組織牽頭謀劃,張家口市駐北京市海淀區(qū)流動黨委具體溝通發(fā)起的。北京市二十中學是北京市示范高中,教育教學成績顯著;張北一中是壩上教育的領跑者,兩校成功對接,可以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資源共享,形成良性互動,對于拓展雙方發(fā)展空間,推動兩地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意義重大,也增進了京張兩地人民的友誼。
張北一中辦學效益
2014年張北一中參考人數(shù)2006人,本科上線1797人,上線率89.58%,其中一本上線225人,二本上線799人。2015年張北一中參考人數(shù)2323人,本科上線2110人,上線率90.83%,其中一本上線377人,二本上線1105人。2015年全縣普通高中本科上線2595人(參考人數(shù)2912),其中一本上線377人(張北一中334人,私立一中43人),比2014年凈增126人;二本以上上線1319人(張北一中1105人,私立一中214人),比2014年凈增362人;全縣本科上線率達89.11%,特別是張北一中本上線率達90.83%,意味著到張北一中就讀的孩子基本都能上本科院校。2016年一本518人(2015年334人),二本1775人(2015年1105人)。二本以上穩(wěn)居全市同類高中第1名。理科第一名李曉聲665分,文科第一名程宗旺612分,文理高分段人數(shù)達144人。應屆四個尖刀班一本上線199人,一本上線率78.8%。